首页 >政务公开 > 恩阳区上八庙镇 > 其他法定信息

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

2023-02-16 15:39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双强,特编制《上八庙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上八庙镇位于恩阳区西北部,距城区11公里,东南、与司城街道办事处相邻,西接渔溪镇,北连雪山镇,地处司城、渔溪、雪山几何中心,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幅员42平方公里,辖9个村(居)、58个村民小组,5642户18532人,党员584名,设19个党组织(党总支5个,党支部14个),9个村(居)均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全镇现有耕地21651亩,其中:水田12990亩,旱地8661亩,林地25396亩。2022年,各村(居)主要以粮油种植、道地药材、有机蔬菜、农机服务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文星村、窑垭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2万元,来凤村、季台村、三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玉皇观村、登文村、盘龙村、文庙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万元。

二、目标任务

按照“消除薄弱村、壮大一般村、做强示范村”的目标定位,突出重点,靶向发力,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探索创新“资源利用型、资产运营型、村企合作型、示范带动型、有偿服务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盘活村级现有资源资产,鼓励进行合作化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比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企业+农户”的益农带农机制,实现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双强。2022年2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万元,3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5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8万元,2023年5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5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到2025年,3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万元,7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

三、发展思路

(一)盘活资源资产,多元融合发展

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以及村级集体资产,以村集体资源为载体引入农业企业,通过吸引投资、联盟合作、租贷开发等模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本。

盘活土地资源。推进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村集体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将无人耕种、无力耕种的土地,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统一流转到村土地专业合作社,推行“村集体+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1+N”运作模式,以土地经营权量化为货币的方式,入股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分红或通过承包、租赁、联营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有效实现土地增值、农民增收、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022年,全镇引进农业企业2家、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0个,集中流转土地3000亩,其中入股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3000亩,联营合作发展产业3000亩,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2023年,引进农业企业3家,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40个,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2024年,引进农业企业5家,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50个,集中流转土地3000亩;2025年,引进农业企业8家,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60个,全镇累计流转土地10000亩。

1、发展优质粮油产业

2023年,在三巴村、季台村、来凤村规划建设优质粮油产业园500亩,两季轮作种植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预计实现农业种植收入20万元以上。

2024年,三巴村、季台村、来凤村优质粮油产业扩面增效,发展水稻、玉米、大豆、油菜1000亩,试点发展青储,预计实现农业种植收入35万元以上。

2025年,三巴村、季台村、来凤村建设2000亩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标准,建成高标准农田500亩,整理土地1000亩,新建优质粮油基地1000亩,有机蔬菜500亩,特色水果500亩,打造农耕农趣农味田园乡村,依托油菜花景观、稻田景观、梯田景观、果园景观、花卉景观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实现收入50万元以上。

2、发展生态养殖产业

探索推进“以场带户”“以企带户”的发展模式,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强体系、五年大提升”的发展路径,通过三年努力,到2025年实现肉牛存栏5000头,新建专合社30个,新建家庭牧场50个。

2023年,在玉皇观村、盘龙村、文庙社区,培育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牧场15个,存栏肉牛1500头。

2024年,稳定提升肉牛养殖规模,引进龙头产业1家,培育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牧场15个,存栏肉牛达到3000头。

2025年,推进专业化养殖进程,引进龙头企业3家,培育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牧场20个,实现肉牛存栏5000头。

3、发展有机蔬菜产业

2023年,在文星村、窑垭村、登文村发展蔬菜(豌豆尖、胡豆)2000亩,预计产业收入实现6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30万元。

2024年,文星村、窑垭村、登文村持续扩大蔬菜基地,配套建设冷链物流设施,预计2024年蔬菜产业实现收入8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40万元。

2025年,通过“规范管理、提高产能、升级产品、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等措施,不断提升经营收益,实现产业收入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50万元。

4、发展中药材产业

2023年,在盘龙村、玉皇观村、文庙社区、三巴村建设以紫苏为主的中药材基地1000亩,硬化产业道路(三巴—盘龙村)3.5公里,整治山坪塘2口,新建微水池5口,预计中药材产业收入3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15万元。

2024年,盘龙村、玉皇观村、文庙社区、三巴村中药材(紫苏)扩种1000亩,引进太极集团在文庙社区建立中药材加工厂,进行精深加工。实现中药材产业收入5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30万元。

2025年,盘龙村、玉皇观村、文庙社区、三巴村中药材(紫苏)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建成全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预计实现药材产业收入8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50万元。

5、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

2023年,依托文星村、窑垭村已购置的2台大型施耕机,10台割草机为基础,再购置大型无人植保机,建成农业产业全链条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在周边乡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2023年农机社会化服务收入15万元以上。

2024年,文星村、窑垭村购置收割机1台、运输车2辆,常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预计农机社会化服务收入30万元以上。

2025年,深研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常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预计年收入50万元以上。

强化资产运营。充分利用涉改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村小校舍、废弃厂房、塘库等经营性资产,通过合理流转、承包、租赁等方式,实现集体资产增值,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激活“沉睡”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

盘活水利资产。放开所有权,搞活经营权,强化管理权,明确收益权。对集体的水库、山坪塘、微水池、渠系、提灌站,采取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的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盘活闲置资产。对闲置的办公用房、村小校舍、废弃厂房、礼堂等固定资产,出租给巴中市产投集团、巴中中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改建仓储物流设施及办公用房,实现经营性资产收入10万元。

(二)村企联盟合作,共建结对发展

靶向发力,精准对接农业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联盟共建农业产业园区,创新“企业+村集体”联盟形式,推动企业、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三端发力,同频共振,让企业有利润,村集体有收入,专业合作社有收益,村民在家门口能致富,发挥“1+1>2”的效果。

村企联盟 深度对接巴中市产投集团,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和集中整理后的季节性撂荒土地全部流转到文星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社,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社与产投集团联盟共建1000亩优质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精准对接巴中中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9个村(居)联盟共建蔬菜(豌豆尖)产业园区。到2025年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0亩以上,由村集体统一整理土地、统一专业队伍种植、采收,公司统一提供种子、化肥,统一指导技术、统一上市销售,收入按1:1比例分成,带动各村(居)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

强(村)弱(村)联盟 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基础好、产业发展旺的强村优势,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条件相似、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周边邻村的扶持资金、土地资源、固定资产等,合作建设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经验共享,让强村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在弱村“完美嫁接”,实现产业共建、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三巴、来凤、季台利用乡村生态资源、空间资源、特色产业资源、地域文化资源,打破村域界限,统筹规划,一体实施,联盟发展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生态康养等新业态;窑垭、登文、文庙、玉皇观利用现有产业资源,小园变大园,联盟发展优质粮油、道地药材、芦笋等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文庙、盘龙利用城郊优势,采取“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大户”的模式,联盟打造有机蔬菜、生态畜禽种养循环基地。

(三)强化农机资源整合,开展生产托管服务

依托村集体兴办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村干部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劳务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机耕、机播、机收、排灌、植保等方面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整合农机资源,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为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机耕、机播、机收等有偿服务,按收入10%的比例提取集体经济收入。

整合植保资源,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3个,为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防病治虫等植保有偿服务,按收入8%的比例提取集体经济收入。

整合劳动力资源,组建劳务专业合作社,根据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用工需求,统筹安排,统一调配劳动力,按收入5%的比例,提取集体经济收入。

四、收益分配

集体经济发展只有利公惠民,才能欣欣向荣。在收益分配上,坚持“民主决策、发展优先、激励促进”的原则,按2:5:2:1的比例分享集体经济收益。

干部奖一点。把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与奖励村干部挂钩,充分调动村干部持续抓好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采取正向激励,重点对带资入股的干部按集体经济收益的 20%予以奖励。

集体留一点。按集体经济收益 50%提取公积金,用于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集体项目扩大再生产。

公益事业用一点。集体经济收益的2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发展,主要用于村级阵地建设、集体资产维护、公益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

扶弱济困出一点。按集体经济收益的10%用于帮扶监测户和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领衔,其他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加强对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研判,并结合实际细化推进措施,妥善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加大工作合力。镇党建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宏观指导、检查督办和宣传等工作,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涉及的惠农政策积极宣传,对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镇党委政府工作领导小组研判。同时,各镇级单位、村社密切配合,全力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严格报账程序。村集体经济收入全数纳入镇级财政

平台,村集体经济收入开支需由村(社区)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审议,由财政所负责村级财务事务的同志负责审核,由驻村领导负责审签,并定期向全体村民公告。

(四)严格考核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镇党委、政府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配集体经济收入考核任务,并把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村级年度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严格奖惩。同时镇纪委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的监督检查、管理和指导,对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不力的村,资金资产监管不力,将进行通报批评,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