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解读《巴中市恩阳区“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

发布日期:2022-12-12 09:52信息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浏览量: 【字体:  

巴中市恩阳区“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的通知

一、出台背景

为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强省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和水平,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引领作用,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贡献知识产权力量,深入落实区委“开放引领、产业强区”发展战略,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中办发〔2019〕56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发〔2020〕50号)、《四川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精神,以及《巴中市“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巴中市恩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总体要求,结合恩阳知识产权实际,对全区“十四五”期间知识产权工作进行系统部署,编制《巴中市恩阳区“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出台目的

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全面提升恩阳区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全面开启恩阳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征程。

三、主要内容

本《规划》共四章,十四节,九个专栏。

前言部分。主要阐述《规划》编制的缘由和依据。

第一章“知识产权发展基础与发展瓶颈”。一是发展基础。1.知识产权自主创造水平显著提高。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3.知识产权管理改革持续深化。4.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服务。二是发展瓶颈。1.知识产权创造水平远远不足。2.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水平和保护环境仍待加强。3.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运营体系有待深化加强。4.知识产权“软实力”整体能力待提升。5.知识产权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尚未建立,不能切实有效地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一是指导思想。二是基本原则。1.坚持战略引领,全面深化改革。2.坚持质量优先,促进高质量创新。3.坚持市场主导,强化企业主体。4.坚持产业融合,构建新发展格局。5.坚持统筹协调,加强跨部门协作。6.立足恩阳优势,盘活特色资源。三是总体战略。实施九个重点行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制度机制,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四是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2.发展目标。

第三章“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

(一)主要任务。一是激发主动创新创造活力。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健全专利导向产业机制。3.逐步推进协同平台建设。二是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效益。1.建设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打造知识产权强企和培育高价值专利。3.培育地理标志品牌经济。4.强化“3+3”产业知识产权培育。5.加强文旅品牌和新经济业态品牌建设。三是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措施。1.增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效能。2.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政策导向。3.引导企业规范知识产权管理。4.加强对重大经济科技文化活动的知识产权管理。四是切实实施品牌提升行动。1.实施品牌战略。2.实施品牌行动。3.建立品牌体系。五是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健全知识产权协调保护机制。2.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打击力度。六是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1.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水平。2.建立规范的服务网络。3.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4.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七是构建人才智力支撑体系。1.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2.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八是积极参与推进版权兴业。

(二)重点措施。一是立足区域产业资源格局,推进特色领域重点保护1.打造恩阳区特色产业群。2.加强道地药材知识产权保护。3.加强新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二是巩固区域知识产权基础,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效益。1.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2.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三是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1.加强知识产权民事司法保护。2.加强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3.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4.加强知识产权跨区保护。四是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提升纠纷快处化解能力。1.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健全知识产权维权体系。3.加强行业自律。五是加强违法失信惩戒力度,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加强失信行为跨部门联合惩戒。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完善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及时归集知识产权司法审判、行政裁决、行政处罚和抽查检查信息,按照失信等级纳入信用信息系统。

第四章“综合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统筹协调;二是强化考核评价,落实政策反馈;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提升运用效率;四是加强表彰激励,激发参与热情;五是加强人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六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