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贫困——巴中脱贫攻坚纪实(连载之十一)

发布日期:2021-12-15 15:47 浏览量: 【字体:  

第三章 “绣花”功夫推动精准扶贫

第一节 精准识别:“扣好第一粒纽扣”

 

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粒纽扣”,是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的基础和前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扶持谁”的问题没搞清楚,那么所有的工作都将是南辕北辙。

一、对标标准:不漏一户一人

2015年4月27日,南江县贵民乡双田村第一书记马北晨到村上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麻烦事”。

村主任正在向马北晨介绍村里情况时,村民石德海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嘴里喊道:“从县里来的干部是哪个?”

“老乡,你有什么事?”马北晨问道。

“我得了癌症,没有享受任何国家政策,也没有被评为贫困户,你们帮扶谁?……”

马北晨意识到了“严重性”——贫困户识别不准,群众会对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产生不信任感。

马北晨立即跟随石德海来到他家里。经了解,石德海患有鼻咽癌,妻子在修房子时从屋顶掉下来摔断了腿,属于因病返贫,但因种种原因却没有被纳入贫困户。

“精准扶贫绝不能落下一人一户,半户也不行。”马北晨通过一一走访群众,又召开村民大会投票,最终将石德海和妻子都纳入到了贫困户中。从此以后,石德海逢人就说党的政策好、干部好!

谈起贫困户评定时“落榜”的事,恩阳区螺蛳石村80多岁的陈寿中老人说:“虽然没有评上,但我觉得科学、公平、透明。这是一碗水端平,我服。”

在精准识别中,巴中市严格按照贫困标准和程序,聚焦“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建档立卡对象和扶持对象上下统一,实现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一人。

全域核查,确保公平公正。坚持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和其他建制非贫困村“村村核查、户户见面”,对已纳入的贫困对象再次逐一识别,确保家庭情况、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基本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引入监督机制,实行公示公告,确保过程透明公开、结果群众公认。

程序统一,刚性认定。严格按照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认真开展扶贫对象鉴别,做到准确无误,群众满意。在“精准扶贫数字管理系统”贫困户识别模块中,制定“贫困户申报、初核、复核、评定、公示”五个程序,同时设立比家庭人均收入、看经济来源等“四比四看”贫困户刚性认定指标。

建“同一本账”,扶“同一批人”。按照户建卡、村造册、乡建簿、县(区)归档的原则,将扶贫对象全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确保建档立卡对象和扶持对象上下统一。注重净化数据生成源头,筑牢数据质量根基,确保脱贫攻坚所有信息数据“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信息比对:确保“零误差”

和马北晨一样遇到“麻烦事”的还有南江县红光镇柏山村的第一书记吴杰。

吴杰2015年5月刚到柏山村任职不久,“精准识别回头看”就开始了。他不分白天黑夜,一趟趟往村民和贫困户家里跑,了解情况,精心对比,终于掌握了全村贫困户的情况,然后召开村两委会议,把部分不符合条件的拿了出来,又把一些真正贫困的家庭纳了进去,重新提出了一份新的贫困户名单。

村民大会上,村民们对村两委选出的贫困户全部投了赞成票。

本以为大功告成,但当天晚上,已经睡下的吴杰却接到了一个神秘的举报电话——“吴书记,今天贫困户评得不准,杜xx的儿子在县城买了房……”

吴杰一个激灵:“怎么可能?”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有证据。他买的是xx小区,只不过瞒得紧,现在正在装修。”

吴杰到杜xx家里去过。这是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有两个孩子,但户口是分开了的。入户调查的时候只有两个老人在家,房子非常破旧,土坯墙,看起来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老人说他儿子过去做核桃生意亏了本,欠了一屁股账,现在在城里打工,租房子住。同行的村、社干部对此进行了证实。

举报人说的是事实还是无中生有?吴杰决定调查清楚。

通过“斗智斗勇”和信息比对,老人的儿子在城里买有房子得到了确认。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杜xx的贫困户资格被取消。

通江县杨柏乡双凤垭村第一书记杨永和说:“去年(2015年)精准识别贫困户,走得我一双脚板全是血泡。”扶贫对象精准事关扶贫工作成败,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政府公信力,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巴中对全市贫困对象经过多次“回头看”和数据清洗,坚持“八个比对”和“六个不纳入”,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退出,确保“零误差”。

三、创新举措:十步工作法

“在扶持谁这个问题上,国家划了个十分明确的杠子,那就是人均纯收入,2014年是2736元,在这个基础上识别。凡是低于2736元的便是贫困户,凡是超过2736元的就不是贫困户。听起来就是这么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是那么容易,操作起来甚至还十分困难。但不管有多复杂,我们坚持按规定动作来。在回头看的时候,我们采取公推公选,让老百姓参与进来,因为老百姓长期生活在一个村、一个湾,你家有金银,隔壁有戥秤,知根知底,用群众的力量来鉴定我们评得准不准。”南江县扶贫开发局原局长何大宏表示。

在精准识别中,巴中市探索形成“十步工作法”(宣传发动、普遍调查、规模控制、农户申请、群众评议、初步公示、听取意见、深度核查、民主评定、公示公告),并常态开展动态调整,建立贫困人口进入退出机制,让脱贫对象及时“出库”,因各种原因返贫的对象及时“入库”,确保应纳尽纳,应退尽退。

第二节 精准派人:尽锐出战攻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精准扶贫工作中,多次强调“因村派人要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如果说精准扶贫是“滴灌”,驻村帮扶就是实现“滴灌”的“管道”。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选好人:精兵强将亲上一线

2015年10月13日清晨7点,离通江县城最偏远的空山乡青龙村云雾缭绕。在位于深山中的支部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刘泽训早早地起了床,煮一碗素面,三下五去二吃完后,便骑上摩托前往村民二组,去做几名不愿移民搬迁的村民的工作。

刘泽训是通江县空山林场的副场长,自担任青龙村第一书记以来,他就把“家”安在了青龙村。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一张单人床,一张旧木桌作灶台,上面放着锅、碗、瓢、盆和煤气灶,两个小木椅……这便是刘泽训的全部家当。“驻村就得住村,否则能干成什么实事?”刘泽训说。

“刘书记很朴实、很吃得苦。”“他在种养殖上技术很过硬,我相信他能带领我们脱贫。”“我感觉他很踏实肯干,思路很符合我们的村情,又有开拓创新的精神。”青龙村干部群众这样评价刘泽训。

宽敞的柏油马路,明亮的巴山新居……巴中市恩阳区玉山镇黄柏村贫困户王德五住进新居后逢人便说:“如果没有我们的第一书记张海,估计再过十年这里仍是泥巴路、破土房……”张海是恩阳区残联驻黄柏村第一书记,他一到任就组织建设了2条总长4.2公里、投资150余万元的扶贫路,并维修整治了450余米水渠,以务实的作风赢得了村民好评。

作为帮扶的生力军,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巴中市坚持人岗相适,既选“能人”,也选“硬人”,按照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基本要求,着力选派对“三农”有真感情、擅长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全市选派的2112名第一书记中,70%以上是各部门(单位)年富力强的中层干部,个别部门(单位)选派副职领导或副县级调研员担任第一书记。

2018年7月8日,星期天,市林业局干部苟宇波一直在忙着收拾东西。周一开始,他将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恩阳区玉山镇。之前的7月4日,市级部门(单位)选派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动员培训会召开。全市67个市级部门、事业单位新增选派的112名驻村工作队员,将在会后分别奔赴全市67个贫困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苟宇波是其中一员。

恩阳区下八庙镇石鼓梁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侯宇6月底就已经赴村开展帮扶工作。脱下高跟鞋,换上运动鞋,顶着烈日走访,沉到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短短几天,侯宇便变了一个样:脸被晒黑了,但身上书生气少了、泥土味多了、工作更俯身贴地了。

“按每个驻村工作队不少于3人组队,实现全市69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队’全覆盖,主要从县级以上各级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编在岗职工中选人,必须是‘最能打仗的人’,保证脱产驻村。”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这是刚性要求,也是底线原则。

在位于通江县陈河镇的银耳产业园区,贫困户符金华讲起了他的脱贫故事。2019年,在通江县政协委员、农技研究员李仁洲的帮助下,符金华试种了8000多袋银耳菌种并获得丰收,今年他又增种了2000多袋,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周边20余户贫困户创业。

在驻村工作队人员选派上,巴中市坚持市级统筹、区县主体、乡镇兜底,以最高标准、最严程序整合干部资源,强化能力顶配、任务匹配、专业搭配,综合考虑干部政治、年龄、学历、经历等方面情况,按照“熟悉党建工作干部派驻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熟悉经济工作干部派驻产业基础薄弱村、熟悉项目工作干部派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熟悉治理工作干部派驻矛盾纠纷突出村”思路,选优配强驻村帮扶的关键力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