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贫困——巴中脱贫攻坚纪实(连载之十三)

发布日期:2021-12-17 15:48 浏览量: 【字体:  

第三章 “绣花”功夫推动精准扶贫

第三节 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拔穷根

 

巴中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等因素制约,欠发达、后发展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一是整体贫困。2015年,全市人均GDP15040元,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28.8%、4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84元,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79.5%、88.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845元,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76.4%、90.9%。二是连片贫困。全市2367个行政村中有699个贫困村,占29.5%。贫困人口31.8万人,贫困发生率10.5%,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10万,整家外出达2.3万户。三是深度贫困。全市有297个村不通硬化路,13个小水电供电区和243个村用电不稳,36.6万户农民饮水困难,8.6万贫困户居住在洪水淹没区、自然灾害多发区、高寒山区,因病因残因灾返贫现象突出。

同时,还面临着三大制约:一是财政支持乏力,脱贫攻坚主导力量不足。2011年到2015年,中央、省级下达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共10亿元,仅占规划投入资金16.8亿元的59.59%,不到总体规划投入资金2186亿元的5%。二是市场体系不优,脱贫攻坚外部推力不足。虽然巴中规划为秦巴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但区位劣势依然突出,对外大交通尚未形成,高速公路没有实现全覆盖,没有高铁,难以融入周边发达城市。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占比依然很大,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主要经济收入80%靠外出务工。三是自身能力薄弱,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贫困人口中发展能力差的18.7万,因病返贫的占到67%,再加之全市390万人中常年外出务工达110万,留守现象突出,有效劳动力不足80万,财富累积少,无资源无能力再投入、再生产。

基于市情,巴中坚持精准施策,坚定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绿色崛起为路径、产业强市为支撑、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奋力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按照致贫原因分类纳入“五个一批”,实施“靶向治疗”。

一、强实施:因地制宜“精准滴灌”

(一)易地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梁永镇宏福村是巴州区条件最差的村之一:村内超七成耕地在陡峭山地,2014年建档立卡时,全村300来户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贫困户多达100余户;用稻草混着黄泥垒起的村民住房随处可见。

“就连这土坯房,都住不踏实!”刘远平老两口和孙子的住处,处在地质灾害易发点,房前是悬崖,房后是滚石,暴雨一来,泥石流直接冲到墙根下,让人苦不堪言。  令村支书唐俊忧心的,还有刘远平一家的脱贫问题。因为地处偏僻山地,走一小时山路才能到最近的公路,老两口种的水稻、红薯,全靠用背篼背着去场镇卖,来不及卖的,只能堆在家里烂掉。孙子刘洋二十出头,却因为要照顾老人,不敢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一家人每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

贫困—居住条件差—致富无路……困住刘远平家的这个恶性循环,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打破:2017年,宏福村80多户贫困户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畴,搬迁聚居点所在的平坝距场镇只有一刻钟路程。

根据政策,国家人均补助2.5万元,刘远平自掏不到1万元就搬进了上下共五间房的两层小楼。从新家骑三轮车去场镇不到20分钟,孙子也放心地外出务工了。2017年上半年,一家人甩掉了贫困帽。

通江县瓦室镇鹿鸣村的贫困户马化良,说起易地搬迁政策来,也是激动不已。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巴中坚持“三不三搬三为主”(不超标、不豪华、不闲置,搬得准、搬得顺、搬得富,政府主导、市场主力、群众主体),综合运用土地增减挂钩、危旧房改造等政策,根据不同安置类型、分类制定补助,探索个性化建设方式,率先在全国实施土地节余指标省内交易。结合“巴山新居”建设,完成18.9万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在洪水淹没区、地质灾害区、不适宜人居的高寒山区的农户实现应搬尽搬,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

(二)产业发展,稳定增收“压舱石”

雨后初霁,群山环抱中的通江县诺水河镇碗厂沟村,山路两旁的红叶冬桃与盛开的格桑花相映成趣。“这两年羊价真是不错,今年一只能挣1000元!”李芳明一边放着自家的羊一边说。74岁的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还是有事干了!”

村党支部书记文联科说,村里的火羊、银耳等远近有名。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公路通到村里。收购商来村里收购火羊,两小时后就摆上县城饭店的餐桌。“村里的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人寿通江县支公司驻碗厂沟村第一书记王锋说,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村里的红叶冬桃、枳壳、青脆李都小有规模,银耳培植、魔芋种植、火羊养殖等林下经济随之跟进,2015年到2018年3年时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1.8万元,贫困发生率从52.79%下降到0.57%。2018年,这个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

脱贫产业效益逐步显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打了扶贫广告后,通江银耳现在可出名了。前两天我刚跟儿子通了视频,明年他准备回家跟我一起种银耳,这收入可不比打工差。”村民杨昌军说。

“我们马上要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村里的千年文化和特色产品,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王锋信心满满地说,脱贫只是新的起点,下一步碗厂沟村要在产业振兴上多下功夫,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产业是脱贫支撑。在产业扶贫方面,巴中确立茶叶、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四大特色农业”,持续做大规模、做深加工、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突破110万亩,先后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和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针对巴中110万在外务工人员,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在外企业家、务工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在用地、资金、税收和项目选择上给予帮助和支持,回引6000多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累计投入资金80亿元,带领18.7万贫困群众脱贫奔康。按照“村有支柱产业、户有发展项目”的思路,村村建立产业扶持基金,构建“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推出“5221”贫困户信用评价体系(诚信度占50%、家庭劳动力占20%、家庭成员掌握劳动技能占20%、家庭人均纯收入占10%),大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持续稳定增收。2013以来,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2.3%。

在恩阳区下八庙镇安居村,柏油马路一直建到产业园区,村民新居建在产业园,犹如“世外桃源”。村民彭川介绍,该村曾经缺乏产业支撑,精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富”二字对当地的大多数村民而言,几乎是一种奢望。“村上经过几年的打造后,大批贫困村民住上新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医疗扶助,筑牢脱贫“健康防线”

“过去,生病不敢住院;现在,生了大病也有保障,压力小多了。”巴州区枣林镇灵山村贫困户梁述华说,2019年5月,他患双肾结石、脾肿大等疾病,在巴州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花了2万多元,按照健康扶贫政策规定,医保报销1.2万多元,医疗扶助基金支付9500多元,个人实际负担只有648元,不到3%。

近年来,巴州区完善健康扶助政策,推动医疗服务下沉,多举措解决群众看病难。当地整合卫生、民政、优抚等10类资金,对因病致贫人员实行多层次扶助,救助住院贫困人口约2万人次,救助总金额达7652万元。同时,完善贫困人口代缴医疗保险费政策,已为7.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1745万元。

在医疗扶贫方面,出台《巴中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建立医疗扶贫专项基金,创新实施保基本、救大病、管慢病“四分四统一”医疗扶助机制(分级筹资,统一建立基金;分类扶助,统一政策标准;分量负担,统一办理流程;分层控费,统一诊疗管理),将49.4万名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医疗扶助体系。全市抽调各类主治医生以上职称人员组建专家医疗队33个,深入农村对一般疾病现场诊疗,对特殊疾病实行专家会诊,对重大疾病确定专门医院集中治疗,确保10万户因病致贫户摆脱困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