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贫困——巴中脱贫攻坚纪实(连载之十四)

发布日期:2021-12-20 15:49 浏览量: 【字体:  

第三章 “绣花”功夫推动精准扶贫

第三节 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拔穷根

 

二、勇探索:走出巴中特色道路

这段时间,通江县火炬镇苟家坝村的刘清平越来越忙了。一早起床后,不是给养鸡场除粪、消毒,就是到大棚里收割蔬菜。因为忙,很多时候他都是早饭午饭一顿吃。

从贫困户到种养大户,这半年来,刘清平在苟家坝村出尽了风头。

早在2014年11月,刘清平就想用学到的养殖技术发展产业,但启动资金成了拦路虎。家徒四壁,又欠了一屁股债,踏破亲朋门槛,也没有哪个愿意借。无奈之下,刘清平不得不向火炬镇信用社求助。

“没抵押还想贷款?”信贷员的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刘清平。倔强的他先后跑了四次信用社,都吃了闭门羹,因为和绝大多数贫困农户一样,他既没有什么财产可抵押,也找不到人担保。

转机出现在2015年3月。针对农村贫困户贷款难,通江县探索推出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并在苟家坝村试点。刘清平顺利获得了5万元贷款,他把村里80余亩撂荒的集体土地承包过来,养了4000只土鸡,还种了5亩大棚蔬菜,2015年年底他顺利脱贫。

现在的刘清平充满了干劲,修通了下山土路,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下一步还考虑牵头成立合作社,带动更多贫困户养鸡。

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根本之计。长期以来,产业扶贫难在金融瓶颈。没有启动资金,产业脱贫只能是美好愿望。为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问题,2015年,通江县开始在苟家坝村试点探索“5+1”金融扶贫机制,“5”即银行信贷、部门帮扶、财政贴息、保险和企业(合作组织)带动,“1”即贫困户。目前,苟家坝村已有52户贫困户获得208.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发展起了产业。

在精准施策上,巴中坚持创新探索,走巴中特色道路。创新建立精准扶贫专项发展的扶贫小额信贷保险基金,撬动各类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扶贫攻坚。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针对贫困摘帽短板,村村建立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库,具体到村到点、到户到人,实行一次建库、分年实施。创新探索产权流转、土地增减挂钩“三转一统”(统筹规划、统筹资金、统筹项目、跨市流转)、产业发展“增量奖补法”(奖补资金限额到户,产业补助标准统一,项目选择贫困户自主,重点奖补新增产量,其余奖励产业成效)等模式,助推促进扶贫,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树典型:“志智”双扶富裕脑袋

余定泗是通江县新场镇巴州沟村人,小时候因意外受伤双腿严重变形,落下终身残疾(被评为二级残疾),行动不便,无法干农业上的重体力活。大集体时,下地劳动困难,没挣到几个工分,日子过得比别人更紧,直到30岁才找到对象,但妻子也患有智力残疾。这个“双残户”的生活步履维艰,一直是村里的特困户。

为了谋出路,余定泗开始养羊,但不到半年,山羊陆陆续续死了大半。凭着不服输的劲头,余定泗决定再次创业养猪,但摆在他面前的困难是——没有资金。

改变出现在2014年,巴州沟村被核定为贫困村,余定泗也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和一些有着严重“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不同,余定泗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对他的照顾,他想干事,想创业,依靠自己的双手使家庭过上好日子。

帮扶干部了解到余定泗的困难后,帮他申请到扶贫小额贷款和产业周转资金10万元。2015年,余定泗新建起两层的圈舍,养殖了11头能繁殖的母猪。

余定泗每天拄着拐杖,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圈舍里忙碌。2016年,余定泗的养猪场出栏生猪120头,收入达24.8万元;购买孵化机孵化小鸡出售,收入约2.9万元。余定泗终于摘掉了贫困帽。

致富不忘本。在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的指导下,余定泗牵头成立了东山畜禽养殖专合社,采用“专合社+农户”的方式,新建了一座现代化养猪场,17户贫困户在余定泗的带动下顺利脱贫。

2016年,余定泗被表彰为“通江县脱贫致富光荣户”“巴中市脱贫攻坚之星”,2017年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在巴中,像余定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技能培训,南江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徐东宁在浙江的一家数码车间找到了工作,工资从3200元涨到了7000多元;在帮扶干部的多次劝说、合力帮扶下,通江县铁佛镇伍家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伍运才从悲观消极中走出来,变身村里的养牛大户,带领一家人脱了贫……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医疗救助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陆续落地落实,将通江县诺水河镇柳林村变成了火热的脱贫战场。

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李国芝发展起花椒产业,栽了1000多株花椒树。起初,他跑到满是荆棘和尖刺的山坡上砍荒,一天下来,双手流血,冷水一浸,疼得钻心。艰难困苦激发了他的豪情:“种花椒树跟红军打仗一样,剩我一个人也要打赢,绝不能当懒人。”他找来墨水,爬上梯子,郑重其事地在自家墙上写下八个大字:“宁愿苦战,不愿苦熬”。2017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他的自主脱贫故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巴中始终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决胜小康的“先手棋”和脱贫稳固持续的必要要求,深度分析志智力障碍者贫的根源,推进精准思维变革、攻坚方法变革、主体权责变革,有效破解贫困群众思想上“不愿”、勇气上“不敢”、能力上“不足”、实践中“不会”等问题。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变“输血”为“造血”,通过解决思想贫困、能力贫困和发展难题三大抓手,让贫困群众精神上站起来、能力上强起来、生活上富起来,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