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阳区多措发力 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

发布日期:2022-09-23 11:21 浏览量: 【字体:  

面对就业渠道窄、岗位变动快、实际困难多等难题,恩阳区以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为主抓手,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稳岗举措,取得明显实效,全区脱贫人口就业人数达3.75万人以上。

农业园区促就业

盛夏刚过,黄灿灿的早熟水稻已到了收割的季节,家住柳林镇海山村的脱贫户刘启良早已来到家门口的农业园参与水稻收割工作。他描述,他长期在园区内务工,家门口不远就是农业园区,随时还可以兼顾照看老人和小孩,上一年累计下来的务工收入都达到11400余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条件。

全区依托“优质粮油、道地药材、有机果蔬、生态畜禽”四大产业带发展需求,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国省和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大园带小园、小园带庭园的“农业全域园区化”发展,充分释放现代农业产业园吸纳脱贫群众就业的重要作用。据悉,全区共建成柳林镇海山优质粮油、明阳镇鹿台道地药材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余处,引导鼓励各产业园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腾出部分就业岗位2500余个,吸纳脱贫群众园区长期固定用工800余人,季节性临时用工15000余人次,固定用工人均月增收1500余元。

工业园区助就业

在胡婆婆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据该公司主管杨国介绍:整个公司共360余名员工,有98%的人来自附近镇(街道),脱贫人口就达90余名,他们每月的人均工资都能达到4000元以上。

目前,以巴中临港产业园、恩阳食品工业园、恩阳小微企业创业园为载体,有序承接重庆、广州、深圳等地和四川省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打造更多就业新增长点和拓展脱贫群众就业空间。截至目前,四川胡婆婆食品有限公司、四川永瑞欣科技有限公司等21家各类园区生产企业累计招纳脱贫群众就业200余人,实现月工资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

岗位发布引就业

围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工作目标,依托四川“e”就业、四川公共招聘网、区政府门户网站、“恩阳发布”微信公众号、“村村通”广播和手机短信推送等线上平台,以及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和联谊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劳务公司等形式,广泛收集发布省内外就业信息1200余条,推送各类招用工岗位5万余个,惠及脱贫群众3万余人次。

同时,规范建设区—镇—村三级零工市场26个,由专人负责集中组织开展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用工指导等工作,搭建求职用工双向互选平台,鼓励引导和推荐脱贫人员到巴中临港产业园等园区企业就近就业。

定点输送推就业

成立区脱贫群众转移就业工作专班,通过区人社局、区统计局、农民工服务中心、区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联动,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平台,结合集中大排查和日常监测,逐户逐人了解群众就业、待业和创业需求,确保零就业风险家庭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对有外出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脱贫群众,实行“村(社区)统计、镇(街道)汇总、区统筹”机制,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健康申报证明等服务,对返岗、新招脱贫群众较为集中地区,采取开通“春风行动”返岗专车、对接运输企业、协调目的地接收等方式,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送,为返岗就业脱贫群众提供“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无缝隙”服务。全区实现定点输送返岗就业脱贫群众2000余人次。

技能培训保就业

围绕全区现代产业布局和乡村振兴发展实际,按照群众点单、人社派单、学校接单、全程管单、就业订单“五单职业培训”模式和“五优化、五规范”要求,征集各类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意愿0.8万个,确定培训工种13个,优选职业培训承训机构12家,定制化、菜单式组织脱贫劳动力参加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及创业意识培训,帮助增强转移就业技能水平和自主创业能力。

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特色种养、中式面点、电工、砌筑工、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SYB创业培训38期,培训脱贫人员600余人次。

公益岗位稳就业

恩阳区上八庙镇李丽说:“多亏了现在政策好,政府给我在镇上安排了护路员公益性岗位。不仅每月有固定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方便照顾因车祸在家休养的丈夫,有了这份工作,以后的日子才有盼头”。据盘龙村党支部书记李发金介绍,今年全村共安排了符合条件的7名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切实解决了一部分在家脱贫群众的实际困难。

全区统筹用好用活公益性岗位政策,今年累计在保洁、保绿、市场管护等方面,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的就业人数达1970人,其中脱贫人口1446人。